在杉乡锦屏的三江六岸,多年来一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锦屏县足球协会公益足球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不怕酷暑、不畏严寒,潜心致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志愿服务,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上世纪末,足球曾是风靡锦屏的运动项目之一,拥有无数的足球爱好者。进入21世纪,由于场地建设等原因,锦屏一度没有球场可供踢球,足球人口急剧下降,青少年足球爱好者屈指可数。2014年,锦屏县第一座人工草皮足球场——三江中学足球场竣工,锦屏终于有了足球场,然而,时过境迁,锦屏县最广泛的足球爱好者群体大多已成家立业,远离球场很多年,球场的竣工虽然吸引了一些人回归球场,但距离上世纪的足球盛况相去甚远。为此,回归球场的锦屏县足球爱好者们共同发起注册成立了锦屏县足球协会,开始谋划振兴锦屏足球的宏伟蓝图。
锦屏县第一届周末足球联赛于2014年开启,至2024年,已举办十届,是锦屏县一项具有历史传承和不断延续的民间体育赛事。
锦屏县周末足球联赛能持续十年,经久不衰,不仅仅是足球魅力的驱动,也是锦屏县足球协会一直致力于发展青少年足球爱好者,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使然。
锦屏县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彭兴槐介绍:“我是最末尾的80后,是锦屏县最后踢足球的那批人之一,第一届联赛非常热烈,我还有幸摘取了联赛的最佳射手,但是,足球对抗太激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下来的几届比赛我逐渐力不从心,联赛的选手大多数都比我年龄大,他们更加吃不消,很多人逐渐离开了球场,联赛参赛球队也从原来的13支球队降到了9支,如果再这样下去,锦屏就没有人踢球了。我们80后那么热爱足球,以后恐怕没人陪着玩了。更尴尬的是,那时候我们县足球队队员基本还是80后,可以踢踢养生球,竞技比赛则属于风烛残年了,县队在跟周边县市的交流比赛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这种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发展青少年球员。”
锦屏足协在发展青少年足球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各种措施和思路逐步清晰和完善。
首先,锦屏县足球协会认识到,目前青少年球员的缺失并不是足球没有生命力,而是球场比较少,且青少年由于学习负担较重,很多人并没有多少机会去体验足球。鉴于此,足协要求参加联赛的各民间足球俱乐部必须招募青少年队员,强制要求各队要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球员参赛。有的球队为了完成“指标”,把一些从来没踢球的青少年拉入球队。未曾想,这种“抓壮丁”式发展青少年球员的办法颇有成效,很多青少年体验了足球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又通过青少年在自己圈子中的传播,锦屏逐渐看到活跃在足球场上的少年。
其次,锦屏县足球协会在发展青少年足球的经费保障上做了安排,即周末联赛的报名费、赞助费等经费的结余全部用于发展青少年足球。2018年12月,锦屏县足球协会在锦屏中学足球场举办了一期免费足球培训班。
再次,随着国家“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起,为了更好的发展青少年足球,便于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从2021年开始,锦屏县足球协会把“免费足球培训”的概念替换成“足球志愿服务”,组建足球志愿者教练团队,联系各所学校,协助学校训练校足球队,协助锦屏县教育系统举办校园足球三级联赛,担任裁判员等职责。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锦屏青少年足球进行资助,建设完善足球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努力为青少年创造踢足球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目前,该协会有社会足球志愿者11人,一般在周末协助学校进行足球训练,大学生足球志愿者14人,在寒暑假期间从事足球志愿服务。
2021年至2022年,锦屏县公益足球志愿者到城关四小、城关二小、平秋小学、敦寨中学等学校协助校队训练,在红宝石球场成立了“锦屏县时光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主要招纳周边社区的青少年参加足球运动,并争取到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训练装备发放给小球员。
2023年,青少年足球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一是在锦屏足协的倡议下,全体锦屏足球爱好者自发捐款建设了红宝石五人制足球场的灯光设施,并无偿提供使用。灯光的投入,大大扩充了球场的使用时段,一时间,不管白天黑夜,红宝石球场热闹非凡,青少年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还约定俗成,成年足球爱好者在使用球场的时候,必须要保障青少年能参与,主动指导青少年,爱护青少年球员,维护球场秩序,爱护球场设施,红宝石球场成为了一个爱心球场的典范。二是锦屏足球协会借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争取到了佛山瑞盛科技有限公司的10万元捐款,用于购置足球等训练准备发放给锦屏县三江中学、锦屏县城关三小、锦屏县第四中学、锦屏县平略小学、锦屏县新化小学等五所学校。这是锦屏足球历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受赠资金,预示着锦屏县青少年公益足球将进入更加宽阔的道路。
2024年,锦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得知锦屏县足球协会在实施足球志愿服务活动后,大力支持和帮助锦屏县足球协会设立“锦屏县2024年公益足球”项目,标志着锦屏县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进入新局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青少年足球”的结合,意义非凡,青少年足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青少年教育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
往年因条件有限,足球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是在县城开展,乡镇学校仅能在敦寨中学和平秋小学零星开展。在锦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的支持下,2024年公益足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影响范围之广,覆盖范围之大绝无仅有。截至目前,公益足球已在7个乡镇中的十所中小学设立了公益足球训练营。分别为:锦屏县城关四小、城关一小、城关二小、敦寨小学、敦寨中学、偶里小学、平秋小学、彦洞小学、钟灵小学、新化小学,共计有50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训练。
城关一小、城关二小由于没有足球场,锦屏县足球协会积极与锦屏中学沟通,得以利用锦中球场开展一小和二小的公益足球训练营。偶里小学、彦洞小学、钟灵小学、新化小学这四所小学没有足球场,但学生的足球热情很高,克服困难,利用学校和村委的篮球场在暑假期间实施了一个月的足球训练。这些乡镇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参与了训练,志愿者教练不仅指导学生的足球技能,也承担了学生安全守护、心理疏导的诸多职能。
锦屏县青少年足球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暑假期间,从各公益足球训练营选拔优秀球员组建锦屏县代表队到周边县市参加交流比赛,在交流比赛中,锦屏青少年展现出了高人一筹的技战术水平。在黎平县足球协会举办的“2024年毕业杯足球赛”中,锦屏青少年表现优异,勇摘冠军,令人刮目相看。
“一开始他们讲搞足球培训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是来做生意,我还想,到县城搞搞培训还差不多,从来没见过到我们这些穷乡镇搞培训的,能有几个家长愿意出钱嘛,这不是要亏本吗?”偶里小学学生家长龙先生说,后来老师跟我们讲是免费培训,我们在外面打工,没时间在家管崽,放假了我们家长更愁,在学校还有老师帮管一点,放假就完全没人管了,整天在家玩手机,他们来搞这个培训真的是太好了,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还能有他们教练帮教育崽,而且他们教练员很负责任,每天都把训练的图片发到家长群,每天都交待孩子上学和放学要注意安全,真的很好,我希望以后能多搞点这种培训。
“四年前我读高二,锦屏足协的一个叔叔喊我去踢足球,我以前从来没踢过,抱着试试的心态就跟他去踢了,踢了几次就上瘾了,足球给我的快乐超过了任何娱乐,我很感谢这位叔叔带我踢足球,现在我读大二了,放假回家也没什么事做,刚好锦屏足协招募志愿者教练,我就报名参加了,成为了锦屏足球协会的一名公益足球志愿者。我很珍惜成为足球志愿者的机会,一来可以带小朋友们踢球,发挥自己的业余特长,充实生活。二来也算是报答锦屏足协当年带领我入门足球的恩情,把足球一代代传承下去。”大学生足球志愿者罗继华说道。
“足球的魅力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你疯狂的想要把足球的快乐分享给你身边的每个人,把足球推广到每个角落去。”足球志愿者龙令干感叹道,工作上我只是个普通的职员,业余时间很多,我的业余时间是不值钱的,做什么事都可以,我爱好足球,就把业余时间都用来踢球了。我经常带我儿子学踢足球,但踢球需要队友和对手,我就帮他找了一群小伙伴,又当队友又当对手,就这样,我成为了他们的山寨版教练员。我儿子现在长大了,不需要我带了,这些年和小孩打交道感觉很充实,很上瘾,所以,我现在继续带小朋友们踢球。
城关四小体育教师张继强认为:“我们县很少足球专业老师,别说带队训练了,办一个校园足球比赛的裁判都不好找,锦屏足协这些年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志愿者来协助我们带队,分担了我们的工作,也给足球训练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公益足球成为校园足球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社会资源助力校园足球的典范。很快,该县公益足球获得教育部门好评,也得到了各中小学校的认可,成为推动校园足球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的目标是协助学校,培养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该协会主席周承照说,在训练中,我们的志愿者不遗余力的向青少年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灌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内涵,足球运动可以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精神世界,会踢球的工程师,会踢球的技术员,不仅让足球受益,也让社会受益,国家受益。
时至今日,该县公益足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逐渐深入民心。但面对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运动需求,力量十分有限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始面临着志愿者教练员的技能提升、家长及学生的观念转变、项目资金缺口补充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公益还在继续,服务永无止境。如何才能让公益足球像锦屏的母亲河清水江那样延绵不断地释放活力,该县全体足球爱好者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希望公益足球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以及部分乡镇足球场地的建设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广大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加大宣传公益足球的价值和意义,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公益足球中受益、在足球运动中成长、在共同交流中逐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